上升
阶段。
当
汇价突破前期底部的颈线时,说明汇价开始上升,上升的
高度一般是前期底部的垂直高度。
在这个阶段,
就像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努力奋斗,长跑高跳。
虽然没有耐力,但遇到困难只要
稍作休息
就可以
重新开始,就像
上涨行情的主阶段一样,幅度大、速度快,虽然持续时间短,但遇到压力只要稍作回落就可以立即重新开始启动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这个阶段的初期
应该是我们勇敢追买的最佳时机。
上涨阶段也是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
外贸企业逆势
购汇锁定“汇兑低成本” “以往
人民币汇率一旦大幅上涨,众多外贸企业购汇意愿就会大幅降低,都等着汇率持续上涨达到最高点再购汇,实现购汇成本的最小化。
”上述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部门主管介绍,如今,反而是在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突破6.5后,不少外贸企业纷纷开展逆周期操作,加大购汇力度以锁定未来对外
付款的较低购汇成本。
究其原因,一是越来越多外贸企业意识到未来人民币汇率仍会延续双向波动态势,因此在汇率较高区间加大购汇力度,不失为明智之举;二是外贸企业自身的
外汇
套保操作趋于理性,不再一味追求购汇成本最小化,而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与外汇资金周转特点,妥善构建不同阶段的外汇套保策略与盈亏考核机制,从而大幅减少盲目追涨杀跌式操作。
一位华东地区城商行跨境业务部门负责人则指出,面对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快速大幅上涨,外贸企业外汇套保如此“淡定”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通过其他方式有效规避了汇率大幅波动给
出口业务利润所带来的剧烈冲击,比如年初以来,越来越多外贸企业与海外
买家在签订贸易合同时,都会要求将人民币
汇率波动纳入产品定价调整条款,由此将部分汇率波动压力转嫁到海外买家身上。
此外,鉴于年初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延续QE
货币政策令美元持续下跌,不少外贸企业降低了外贸美元结算比重,转而与海外买家签订基于欧元、
日元等其他货币结算的外贸合同,相应减轻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剧烈上下波动所造成的出口利润下滑压力。
具体而言,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CFET指数整体涨幅仅有0.06%,表明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涨幅相当有限,令很多采取其他非美货币结算贸易款的企业感受不到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出口利润下滑压力。
“近期我们的出口订单依然相当旺盛,丝毫感受不到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海外竞争压力。
”一位从事小家电生产出口的外贸企业负责人介绍,一些采用人民币结算贸易款的海外买家鉴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概率持续升值,正采取外汇套保措施以降低未来人民币付款的购汇成本,这某种程度进一步推高了人民币汇率涨幅。
美国银行驻东京的
日本外汇和
利率策略主管ShusukeYamada表示,
并购活动引起的资金流动加剧了日元的跌势。
政府数据显示,随着日本经济萎缩,今年第一季度包括并购在内的海外直接投资较
上年同期增长
了近30%。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
预测日元会继续贬值。
彭博社编制的预测中值显示,今年第四季度美元兑日元汇率为109。
此外,日本加快
疫苗研发的步伐有望提振日股,而股市的上涨可能有助于日元升值。
然而,对许多分析师和投资者来说,日本货币政策与
其他国家货币政策之间的差距将会扩大,这对日元前景不是一个好消息。
参与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