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并不属于K型发展,而是整体向上
增长的
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
肖钢日前在2021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2020年以来,我国防控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率先复苏,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
进入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整体延续稳定
恢复态势。
关于未来的
经济复苏、
结构调整、
宏观政策
目标、利率汇率走势,经济学家们亮出最新观点。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
朱民在论坛上表示,财政政策历来是调结构最有力和最关键的工具。
今年,一方面需要对疫情造成的新的
不平衡进行修补、恢复,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进行
结构调整,引领未来的经济发展,在这个节点上,财政政策的精准性和力度是非常重要的。
朱民认为,抓好结构
转型是大事,总量刺激不是今年最主要政策目标,再平衡和结构恢复、发展、转型是政策的主要目标。
他认为,2021年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础年,更多推动结构的平衡,引领结构的转型,把中国经济放到绿色的、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上,这是今年宏观政策的挑战和目标。
实际上,我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但经济恢复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肖钢认为,应当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
波士顿联储主席
罗森格伦:经济仍然严重疲软,最
有可能的结果是通胀仍然正常化,接近2%的目标。
在明年之前,
预测者不太可能知道通胀趋势走向,复苏期间的通胀
数据
将会很混乱。
通胀以及
通胀预期看起来是稳定的。
我们应该预计,今年春天,经测量的通胀将会加速。
然而我的观点是,事实
很可能证明,今年通胀上涨将是暂时性的。
必须在就业市场紧缩时过滤掉通货膨胀趋势。
美联储关注实际通胀结果是合理的.美联储理事鲍曼:
美国2021年GDP增长可能超过美国联邦
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预期的6.6%。
通胀持续高于我们2%长期目标的风险看起来仍然很小.作为CPI的领先指标,
4月PPI增长6.2%,商品指数上涨了18.4%。
结合
基数效应的影响,机构预测上月CPI将继续
高位运行,同比增长4.6%,
核心CPI增长3.4%,增速有所加快,
环比增速0.4%,较4月小幅回落。
而北欧联合银行(Nordea)认为,通胀数据可能吓坏市场。
该行预测,
5月美国核心CPI可能达到4%,远超预期的3.4%;5月或6月总体通胀率可能超过6%。
不过Nordea称,市场仍普遍认为超高通胀是暂时的。
此外本周的美国4月贸易帐,每周初请失业金数据和6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数据也值得投资者留意。
参与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