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提醒惠民朋友
的是,
市场在不同时期关注的
数据不同,数据的质量要与其预期价值相比较。
好的数据不
一定会带动
汇率上涨,不好的数据也不一定会导致汇率下跌。
这一切都取决于市场对数据的
消化和吸收程度。
建议不要采用
过多的
分析工具,过多的分析工具有时会出现相互
矛盾的买卖信号。
此外,笔者还建议炒外汇的朋友不要过于依赖专家的交易策略。
市场不一定能赢将军,每个人都会犯错。
欧元(1.1812,0.0000,0.00%)区
气候
压力测试
400万家企业、2000家
银行各国央行将迎绿色监管新挑战 此次气候压力测试旨在帮助当局和
金融机构评估未来
30年气候风险对企业和银行的影响。
标杆性的2008年金融危机渐行渐远,除了留下各项“历史级数据”供市场分析如今新冠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摧毁力度外,压力测试作为一项风控模式,也被延续至今。
疫情之下,各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早已进行了传统的压力测试,而在疫情期间加速的绿色金融,也带来了有别于以往压力测试的新测量维度,即“气候压力测试”。
当地时间
3月18日,欧洲央行(ECB,下称“
欧央行”)副行长德·金
多斯表示,欧央行目前正在对400万家企业与欧元区的银行机构进行为期30年的全经济气候压力测试。
初步得出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出了早行动的优势。
该项压力测试报告,将于2021年年中对外
公布。
与此同时,在上周末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易纲表示,
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是目前面临的新课题,政策框架也需要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
在此趋势下,除了传统资本压力测试,新一轮绿色压力测试或将向国内银行等金融机构袭来。
3月
人民币
贷款同比少增1039亿元数据显示,
3月份,人民币贷款
增加2.73万亿元,同比少增1039亿元。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829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9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3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47万亿元,票据融资
减少478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082亿元。
对于3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039亿元,董希淼认为,这完全符合预期,因为2020年3月人民币贷款创下历史新高,今年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73万亿元这个量也是非常大的,接下来人民币贷款增速也会适当趋于平稳。
此外,招商证券(18.670,0.00,0.00%)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也表示:“3月新增贷款虽然少于2020年3月的2.85万亿元,但却是去年以外3月历史同期最高。
为对冲疫情冲击,2020年上半年政策鼓励加大
信贷投放,当年3月信贷投放大幅放量。
相较于2019年3月1.6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2021年3月亦有增长,且
规模并不低。
”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表示,考虑到一季度银行冲业绩与流动性考核的平衡、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旧旺盛等因素,新增信贷规模减少的速度是比较平稳的。
其中,信贷结构较去年同期发生变化,居民部门短期信贷新增规模维持平稳,长期增长较多与房地产交投回升有关。
M1、M2增速环比双双回落
社会融资方面,记者注意到,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有所减少。
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91万亿元,同比多增658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845亿元,同比少增65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0亿元,同比少减920亿元;信托贷款减少3569亿元,同比多减343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45亿元,同比多增298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614亿元,同比少917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584亿元,同比少919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67亿元,同比多1212亿元。
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84万亿元。
星展银行首席投资官HouWeyFook说:“现在市场的
焦点是通胀,这是正确的,因为存在
这么多的量化宽松政策和供应链中断问题。
”本周市场焦点
落在即将于周五(
6月4日)公布的非农
就业数据,市场预估将增加65万个非农就业岗位,远高于前值的增加26.6万个。
分析师说,尽管上周公布的
美国通胀高于预期,但就业方面若有大的
闪失,将给美联储带来压力,促使其推迟结束刺激措施。
参与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