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
欧美主要
经济体将
公布3月PMI,
国际清算银行创新峰会将召开,欧美多国
央行行长将发表演讲。
上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重申宽松政策立场。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举行。
美股全线
下跌,道指周跌0.5%,纳指和标普500
指数周跌0.8%。
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英国富时100指数本周下跌0.8%,德国DAX30指数本周上涨0.8%,法国CAC40指数本周下跌0.8%。
本周值得关注的事情很多。
国际清算银行创新峰会将举行。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和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将发表重要讲话。
鲍威尔和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将出席美国国会的
听证会。
欧美主要经济体将在3月公布制造业和服务业PMI,美国将在2月公布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终值、个人消费价格指数(PCE)等数据。
25日,Facebook、谷歌和Twitter的CEO将出席众议院的听证会。
同时,美国总统拜登将举行任期内的首次正式新闻发布会。
5月27日,人民币(6.3833,-0.0075,-0.12%)
对美元
汇率涨势还在继续。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69个基点;且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6.38,创下2018年5月份以来新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16时3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报6.3758,盘中最高报6.3727;截至17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高报6.3712。
在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上,关于上市公司面对人民币升值有何应对之法,也成了投资者的热门提问。
而《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大多上市公司的回复中提及“
利用
金融衍生品
工具对冲
汇率波动风险。
”那么,外贸
企业具体应如何进行
汇率风险防范,如何选择合适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对冲风险。
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对于
出口企业而言,应当更加关注人民币汇率的动态。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有所增加,汇率的双向波动特征也会增强。
这就对企业风险管理和外汇资金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在资金管理上,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结售汇时间点;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外汇负债,以抵消外汇资产的贬值风险;在风险管理上,从管理层、决策层到实际业务层都需要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比如可以将汇率风险纳入成本控制,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灵活运用金融衍生品工具等。
“对于进出口公司来说,可以利用自己既是买者又是卖者的身份来平衡汇率波动造成的价格差异。
因为当汇率下跌时,导致出口收汇缩水,同时进口业务支付的实际金额也相应减少,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以此为机会增加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的进口,这样一增一减也就使得本公司内的财务指标达到了平衡。
”明明说。
“对于从事出口的企业而言,从根本上破解压力的办法是要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强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升值会给出口企业带来一定压力,如果企业不做好套期保值,则会面临着汇率风险敞口。
因此,出口企业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正确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
关于外贸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金融衍生品,明明认为,首先要考虑主营业务规模、业务收益和成本等多项因素。
远期结售汇是目前企业较为广泛使用的工具。
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外汇掉期以及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等工具,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使用这些金融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选择金融衍生品时,必须要明确目的。
运用金融衍生品是为了有效地锁定企业成本和规避汇率风险,切忌将金融衍生品当作投机工具,最终造成大额亏损影响企业发展。
参与评论(0)